前段时间在研究阿富汗的时候,特意了解了一下中东地区几个国家的历史,看着看着反倒觉得印度是个神奇的存在,因为整个印度的历史基本上就是印度的屈辱史,被各种民族各种国家入侵,然后关键他到现在还能活着。所以特意写一系列文章讲一讲。
沙门思潮
大概公元前1500年,遍布亚洲中心的雅利安人就侵入了印度河古印度文明,他们把自己的多神教改成了婆罗门教,雅利安的祭司们也就成了最高贵的婆罗门,雅利安得武士们成为了国王官员刹帝利,雅利安的普通平民就成了商人农民吠舍,然后原本的古印度人就成了苦力劳工叫首陀罗。
这几个词都是来自当时雅利安传说:普鲁沙是众神为了献祭创造出的巨人,他死了以后,身体各部分就幻化成了众生。嘴巴变成婆罗门,双臂变成刹帝利,双腿变成吠舍,双脚变成首陀罗。这也就是印度种姓制的由来,虽然现如今被废弃了但依然影响着印度人的思想。当时的雅利安人随着入侵很快扩散到整个北印度,原住民就只能被挤到了南部的德干高原,然后雅利安人搞出了一套以婆罗门为精神领袖,以刹帝利为世俗领导的这些农业邦国。
但是问题没多久,刹帝利又不乐意了,凭什么我每天打仗,你天天吆喝训斥我。
于是大约在公元前800-600年,刹帝利内兴起了一种提倡众生平等、绝对精神的运动叫沙门思潮。
沙门这个词也被翻译成:娑门、沙门那。大致上可以理解为出家人,修行者,跟我们汉传佛教中的和尚类似。
沙门思潮是当时一系列宗教起源运动的统称,沙门诸教不承认后期婆罗门所提出祭祀升天的说法,而是相信原来的轮回。这一时期的印度不仅时间上跟中国的春秋时期很接近,形态上也非常相像,当时印度有16个国家和多不胜数的小城邦,它们各自独立,征战不休。
在这样动荡的环境下,思想空前活跃,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。筏驮摩那(Vardhamāna)创立的耆(qi)那教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派,另一个重要的派别就是我们熟知的佛教。
列国时代的16个大国
耆那教
公元前599年,筏驮摩那出生,他父亲属刹帝利种姓,统治着贝拿勒斯的一个小王国。筏驮摩那自幼就过着安定富足的生活,后来娶妻生女,但30岁那年,筏驮摩那的父亲去世,兄弟争斗不休,厌倦宫廷生活的他便决定出家修行,寻找人生意义。
后来,筏驮摩那前往各处游历,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旅途。因为没有行李,又经常绝食来磨练心志,时间长了衣服也磨损地破烂不堪,后来甚至裸体行乞,这样的生活,筏驮摩那一共坚持了整整12年。
后来慢慢集结起一批信徒和追随者,因为他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,受到了当时掌握军政大权的刹帝利种姓、经商致富的吠舍大商人的欢迎。
当时的印度据说有十六国,正处于列国时代,学术流派百家争鸣。耆那教并不是当时唯一反对婆罗门教的宗教。除了耆那教外,还有佛教、顺世派、不可知论派等等许多思想流派,它们被统称为“沙门思潮”。
这一时期也成为奠定古印度文明基本价值的轴心时代。佛教因为与耆那教的主张相似,两派产生了尖锐的矛盾。
最初,筏驮摩那带领众弟子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,得到了摩揭陀王国、阿般提王国等国王的支持(上面那张图靠近南部的两个国家),之前的文章也提过,此时北方都还受雅利安人的婆罗门教统治,能有两个大国支持已经很不容易了。
除了国王,还有王公贵族、朝中许多大臣都成为耆那教的信徒,筏驮摩那也完全不会为供养问题发愁。然而后来佛教兴起,王子等人也皈依佛门,甚至剃度出家,耆那教的势力受到了排挤,因为它有一个常人难以接受的问题。比起佛教,耆那教信徒的修行要更加严格,长期苦行甚至裸休让他们痩骨嶙峋、身上也总是污秽不堪。
筏驮摩那是以智者的形象来到王廷的,当时贵族们热衷追捧智者,但是苦行僧的方式非常不利于耆那教的形象,与人们想象中的智慧、威严的智者完全不是一回事。筏驮摩那还算有名声,而他的弟子们没有智者的光环,在人们眼中形象就很糟糕了。此外,严格的耆那教徒都不会做屠夫、当兵,甚至不肯耕田。对他们而言,就连走路踩死一只蚂蚁、打死一只苍蝇,所犯下的罪过都与杀人别无二致。这样的宗教规范实在太过沉重。直到今天的耆那教教徒,依然长期佩戴口罩,以免呼吸杀死微生物。
后来,越来越强势的佛教,让耆那教渐渐暗淡。筏驮摩那虽然一生从来没有跟佛陀见面,但他们的弟子却经常争斗,挑起论战,但是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又菜又爱玩。类似的论战很多,也不光是佛教跟耆那教吵,那时候各种沙门教都在互相吵。佛陀就会经常亲自出马,还教授佛教弟子辩论术,耆那教往往占不到什么便宜。筏驮摩那本人原本无意争斗,但是后来他亲信弟子优婆离长者也改信佛教,筏驮摩那听到这个消息后,悲愤交加,吐血身亡。筏驮摩那死后,信徒已经有5万余人之多,他的弟子继续传播耆那教的主张,后来耆那教发展成为印度重要的传统宗教之一。
佛教
在公元前600年左右,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,与婆罗门教、耆那教共同成为影响印度的重要宗教。释迦牟尼的本名是乔达摩·悉达多,释迦牟尼是后人对他的尊称,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。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是释迦族的首领,妈妈是摩耶夫人,生活富足,因为看到人们的苦难才决心出家。
释迦牟尼最早用了六年的时间深入极端苦行,而苦行就是当时兴起的沙门思潮中的一种修行方式。后来他来到一棵菩提树下静坐冥想,找寻到了答案立身成佛,尊称释迦牟尼。并把自己证悟的佛法讲给最早跟随他的五个人,而这五人也成为了释迦牟尼最初的弟子,被称为五比丘。
而这一次释迦牟尼的首次讲法,也被称为“初转法轮”。从此要构成佛教的基本要素,佛陀:释迦牟尼、法:佛法、僧:五比丘,三宝都具备了,佛教就正式创立起来。
早期佛教认为佛陀只是一位导师,而不是神,信徒是向他学习的。同时,信徒要想超脱生死轮回必须离开家,在外苦行(早期的沙门思潮下的各个教派都是以苦行僧为主)。由于这种修行太过严苛,后来佛教逐渐产生了以功德为主,简化修行,同时神话佛陀的新学派,这种学派称为:大乘佛教。相对的,早期的佛教便被称为:小乘佛教。
早期佛教都是以思想教义讲述修行方法为主,但是,却没有将各类思想编著成册流传下来,随着释迦牟尼去世后,这种修行方式让佛教的发展停滞不前。而此时受其他教派打压,佛教逐渐危机四伏。
后来五比丘之一的伽叶担起了这个重任,开始将分散在各地的有名望的佛学大师召集起来,汇编佛教经典,佛经也是从这时出现的,这一次集结也被称为佛教第一次集结。
后来,到了公元前330年左右,虽然有了佛经,但是一些僧人自行修改,印度东部僧人提出十条新戒律,其中有几条是允许比丘收取钱财、可以存储食言随时食用、如果饭没吃饱可以继续进食,而最早五比丘之一的耶舍则认定这十条新戒律非法。
之所以有这样的新戒律主要是因为印度东部的状况跟西部差距太大,当时以耶舍为首的西部佛教大概在摩偷罗这里,而东部十条新戒律的比丘在毗舍离。后来耶舍召集了大概700名西部比丘,与东部比丘辩论。从而导致两方爆发论战,这也就是佛教第二次集结,而到最后两方谁也说服不了谁,干脆各自推行自己的做法,原始佛教也分裂出两大传统,遵守西边的称为上座部,而遵守东边毗舍离比丘戒律的僧团则称大众部。再到后来出现了18个部派,佛教也从此进入部派佛教时期。
后来印度大一统的孔雀王朝将佛教定为国教,还向周边国家派遣传教师至各地宣传佛教。当时的国王早期信奉是西边的上座部,在各国宣传的也是上座部佛法,但到了晚年国王又改信大众部,这也就是为什么印度周边的斯里兰卡、缅甸、泰国、柬埔寨、老挝,及中国云南傣族都是上座部,也叫南传佛教;结果后来玄奘去取经取回来的却是大众部(也叫北传佛教)的原因。
佛教受到婆罗门教很大影响,一些用语概念来自婆罗门,而部派佛教中的一派密宗与婆罗门教结合更紧密,藏传佛教就是这一支,吸收婆罗门神体系,图为婆罗门神毗那夜迦,被佛教吸收为护法。
摩揭陀国诃黎王朝
摩揭陀国必须得讲,主要是佛教、耆那教都是从跟他有很大的关系。而且到最后列国末期,也是他领土最大,可以把他类比成我们这边没能一统的秦国。
诃黎王朝建立约公元前544年,由于摩揭陀国国王频毗沙罗是诃黎人,由他建立的王朝就被称为诃黎王朝。当时正处于列国时代,印度本土有16个小国家并存,摩揭陀就是其中一个。除了这些小国外,还有数不清的城市和部落,也在彼此征伐战争不断。
摩揭陀国的崛起依靠的是频毗沙罗和阿阇世两代国王的经营。
除了对外扩张,二人对佛教的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。阿阇世早期迫害过佛教,佛陀(也就是现在我们说的佛祖)释迦牟尼有个一直想要谋害他的堂兄弟叫提婆达多,跟阿阇世是好友,就是这个提婆达多劝阿阇世篡位的。提婆达多曾经加入过释迦牟尼的僧团,但是后来因为意见不合与权力斗争,另外成立教派,也是之前讲佛教的18教派之一。
但是随着佛教的影响力,还有维护统治的需要,他也转而开始支持佛教。佛教历史上的第一次结集就是在阿阇世赞助下举办的。
另外上面我们也提到,最早支持耆那教的国家,就是摩揭陀国了。
阿阇世死后,继任的统治者残暴昏庸,无所作为,摩揭陀国渐渐衰落。
约公元前430年,诃黎王朝的最后一任国王被大臣推翻,建立起幼龙王朝,继续执掌摩揭陀国,随着扩张,公元前400年左右已经基本统一印度北部。